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13年全市村镇建设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13-08-22 00:00 信息来源:市住建委 编辑: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审核: 系统管理员 字号:[ ]

  2013年,全市村镇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目标,重点抓好省、市两级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建设,突出抓好环“一江两山”特色民居和农村危房改造,竭力抓好集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全面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和“宜居村庄”、市“神农杯”创建,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管理,促使全市村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推进“圣地车都”、“神韵随州”建设。
  一、再加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认真贯彻落实随发〔2011〕11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我市城镇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村镇建设取得新进展。集镇年度新增城镇人口8万人以上,使我市城镇化率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增长2--3个百分点。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切实抓好协调督办落实。市住建委(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在上半年召开全市新型城镇化现场推进会,并组织专班定期对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年底对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结合综合责任目标实施考核。
  二、强力推进,全面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
  各地要进一步深入发动、广泛宣传, 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对城乡环境整治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要按照《随州市洁美家园大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加大对集镇镇区和城乡结合部及高速、国道、省道等主要交通干道视线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通过检查督办会、现场推进会、典型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抓点、牵线、带面,全力推进“洁美家园”大行动向纵深开展。各地要建立分步推进、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和1+X重点整治模式,即: 县(市、区) 主城区辐射周边若干个镇, 每个乡镇(场) 带动周边若干个村, 主要公路干线带动若干个村组。实行1+X垃圾转运处理模式, 即:主城区近郊及城乡结合部垃圾收集转运到城市垃圾处理场;乡镇周边村庄垃圾转运到乡镇垃圾填埋场;偏远山村垃圾就地填埋。垃圾清运处理要切实做到“五有”,即:有环卫设施、有保洁队伍、有管理制度、有村规民约、有保障经费。市住建委(市洁美家园大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召开工作现场会,加强对“洁美家园”大行动的检查督办。并组织专班于2013年6月、9月分两次, 每次根据《考核评分标准》按照城市类、小城镇类、村庄类分别评分, 进行综合排名,考核结果作为“以奖代补”物资发放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并纳入乡镇(办事处、场)年终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各地要以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村镇建设管理, 突出抓好镇容村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管理,重点解决集镇和村庄脏乱差问题,改善集镇和村庄形象,达到城乡畅通、和谐、亮丽的目标。
  三、突出重点,全力抓好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建设
  根据省政府和省住建厅新一轮“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突出抓好省政府确定的4个省级“重点中心镇”(殷店镇、环潭镇、长岭镇、淅河镇),3个省级“特色镇”(洪山镇、洛阳镇、郝店镇)的基础上,继续抓好10个市级“重点中心镇”,10个市级“特色镇”建设。各地要以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为目标,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完善集镇功能,使其成为吸纳和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节点。积极做好2013年重点中心镇、特色镇等项目的立项申报,争取省政府、省住建厅资金扶持。同时,根据国家和省下达我市计划,重点抓好洪山镇等14个已纳入国家污水配套管网项目建设,启动长岭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
  四、打造亮点,突出抓好“宜居村庄”建设和特色民居包装改造
  各地要结合农房建设,突出抓好已申报的2013年20个省级“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并严格按照“宜居村庄”考核评价标准,加大村庄建设力度。重点抓好村庄道路、供排水、绿化、路灯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打造一批新的“宜居村庄”亮点。对已命名的省级“宜居村庄”,要再加力度,再添措施,进一步强化管理,巩固完善,提档升级,确保创建成果;对已列入上年度创建省级“宜居村庄”村,但未达到考核标准的要进行回头看,进行查漏补缺,确保命名。进一步推进和做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环“一江两山”特色民居包装改造, 继续抓好曾都区洛阳镇骆畈村230户和随县安居镇和睦畈村260户特色民居改造,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迎接省检查验收。
  五、再加措施,继续抓好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
  积极引导农村住房建设,着力抓好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施工设计,引导农房建设向镇区和中心村、农村新社区集中,鼓励农民新建改建住房。推广使用《湖北特色适用民居推荐图集》,指导和规范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特色民居改造工作,着力塑造本地农村建筑特色。在完成2012年省住建厅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将指标增加到5000户以上;6月底前完成省下达的2013年第一批2172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2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上半年拟对2012年第二批全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各地要从严把握农村危房改造的范围、对象,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将80%以上计划指标优先用于解决属D级危房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等特别困难的家庭,20%的计划指标用于居住在C级危房中的其他贫困户。
  六、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市“神农杯”创建
  2013年是市第四届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神农杯”创建年。各地要切实按照“神农杯”《创建考核办法》,精心组织,提前准备,完善硬件,充实软件,查漏补缺,把基础条件好、创建积极性高的乡镇纳入创建考评范围。市住建委将按照市政府要求,在年底对各地申报的创建乡镇, 按照《创建考评标准》实施考核, 对获杯乡镇进行命名表彰,并择优推荐乡镇参加2014年省第六届小城镇“楚天杯”创建。
  2013年3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